近几年,大家都在讨论看病难的问题,那么作为APP开发前沿的IT人才,如何看待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如今很多公司都推出了医疗O2O的APP项目。医疗O2O的APP项目前沿技术分析让我给你一一道来。
2013年开始,远程医疗领域,尤其是分级诊疗领域陆续发布的政策让心医国际看到新的机会。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明确提出,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从2014年开始,这家企业开始发力远程医疗平台建设,为上端和下端医院免费提供远程医疗系统和服务。
医疗O2O项目
国家尚未开放互联网诊疗许可,如果把现行政策比喻成一堵高墙,那么心医国际扮演的就是在墙内种树的角色。“实际上,四年来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不断优化整个医疗体系的产能”,邰从越对记者表示,用院内医疗系统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率,解放医生的生产力;而用远程医疗服务优化医、患资源的合理分配。“惟有如此,更多的患者才有机会踏入医院的大门,并得到及时的救治。”
起家于医院内系统研发,在凭借PACS(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与众多医院建立合作后,心医国际在数字化医院方面继续进行技术研发。目前,其产品线包括电子病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HIS(医院管理系统)、ILIS(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BI(商业智能)系统、医学影像、远程医疗平台等。
墙外的风景更加诱人。中硅APP认为,预计2017年整个互联网医疗整体规模将超过350亿元,而同期远程医疗整体规模预计为95.8亿元。相比于BAT在移动医疗领域的狂飙突进,心医国际坚持以远程医疗业务为核心的战略布局有些令人费解。
“心医健康”APP显示了移动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有医疗需求的用户提供线下导诊服务。心医国际整合了数十家三甲医院与分布在全国的千余家合作医院,通过“心医健康”APP用户可以线上咨询全国范围医生,线下直接在本地医院就医。在本地医院完成各项检查后,可将检查结果通过心医国际的远程会诊平台传送给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三甲医院的专家医生,进而让用户得到来自顶尖医院专家医生的医疗服务。
这是一个站在风口的平台,就算是牛站在上边也会飞起来.仅仅是去年,中国医疗整形美容女性目标消费群体总数已经超过1.4亿人。我国以开展医疗整形美容业务为主的整形美容医院、诊所和科室超过10万个,年总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乐观的估计,2018年我国整形美容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500亿元。
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在移动医疗领域纷纷抢滩布局。无论是百度的“百度医生”,腾讯的微信全流程就诊平台,还是阿里巴巴的“云上医院”,巨头们均在谋求打通“医 药 患”在线医疗全链条。然而,面对网售处方药和在线问诊的政策高墙,“互联网 ”的浪潮显得颇为无力。
BAT的思路是从墙外突入,即借移动医疗切入传统医疗领域。毫无疑问,这种做法可以快速掌握海量的人群数据,但其“软肋”在于无法牢牢抓住更为核心的医院和医生资源。OC国际医美在美丽的天目湖畔盛大召开周年庆典暨美约App美业移动互联网专属平台新闻发布show,在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中,向大家揭示OC医美是如何通过私人定制化服务,帮助更多人实现完美蜕变的。
我们知道O2O之所以是一种新业态,O2O平台相对于传统平台理应有不一样的发展新思路。为了突破传统产品模式,医美团队将如何应对这个挑战呢?
随着“心医健康”APP上线,心医国际形成了远程医疗业务和移动医疗业务双线分进的业务构架。其中移动端为用户提供疾病自查、在线轻问诊、家庭健康档案管理、医患圈子等功能服务。
运用移动端实现患者诊前自查、在线轻问诊、线下导诊,运用远程医疗实现患者更好的线下诊疗,最后移动端持续跟踪患者诊后恢复和保健进程。双线并行后,心医国际将可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合围之势指日可成。
心医国际已经成功完成两轮融资。而“心医健康”应用上线则让这家企业在未来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即通过远程医疗和网络医院服务获得的海量医疗数据,并以此开展医疗大数据相关业务。另据了解,位于上海的心医国际云数据研发中心即将投入运营。
这些APP项目的融资显示了,这些APP极其有吸引力,那么,医疗O2O项目如何进一步发展需要大家的努力,APP的未来也会更加美好!